为什么读经典 ——从《浮士德》谈开去
18 世纪,歌德耗费 64 年写下旷世之作——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这是一部长达 12111 行的诗剧,讲述了文艺复兴以来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,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生活道路的故事。
而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,是因为它们跨越时代和地域依然能够打动人心。虽然诞生于 200 年前,但浮士德这一艺术形象其实可以看做是全人类命运的化身。我们每个人都是浮士德,也每天都会遇见墨菲斯特。
于是 200 年后的今天,人们依然阅读《浮士德》、谈论《浮士德》、演绎《浮士德》。
4月17日(周三)19:30-21:00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夏莹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叠、话剧《浮士德》出品人及制作人雷婷一起来到单向空间·郎园 station 店。我们邀请大家一同讨论:为什么重读经典仍是必要。
为什么读经典
从《浮士德》谈开去
夏莹 胡叠 雷婷
单向空间·郎园 station 店
地 址
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 station(北京纺织仓库南门)D3-1座
主办方
单向空间、闰玖月(北京)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
饮品+留座 39 元
夏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,2019 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人才”,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,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,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。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、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法国哲学研究。 胡叠 文学博士,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。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创作演出作品包括小剧场京剧《月亮与三文钱》《倾国》、京昆实验戏剧《春水渡》、昆曲《夜雨梧桐长生殿》《流光歌阕》《浮生·春晓》《师师令》《连环记》、话剧《青春之歌》《那么寂静 那么喧嚣》《竹马·青梅》、影偶剧《星鱼》、歌剧《杜鹃山》等。越剧剧本《锦瑟》获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首奖,京剧剧本《念去去千里烟波》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等。 话剧《浮士德》出品人、制作人。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、制作人。制作人作品有话剧《抗战中的文艺》《掩不住的阳光》《失明的城市》;音乐剧《王二的长征》《钢的琴》;《三毛流浪记》《凭什么我爱你》等。编剧/改编/剧本监制/戏剧构作作品有话剧《鼓楼那些事》《潜伏》《掩不住的阳光》《罗米鸥与朱立叶的 1968 》等;电视剧:《大唐狄公案》《少年派2》《对你的爱很美》《落地请开手机》《开心就好》等。 话剧《浮士德》 里马斯·图米纳斯执导 王砚辉、尹昉领衔主演 演出时间:5 月 9-12 日19:30 演出地点:北京·保利剧院